怎么判断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可通过局部红肿热痛、排便疼痛加剧、发热乏力、肛门分泌物异常、直肠指检异常等方式判断。肛周脓肿通常由肛腺感染、免疫力下降、肛裂或痔疮继发感染、糖尿病控制不佳、克罗恩病等因素引起。
1、局部红肿热痛
肛周脓肿早期表现为肛门周围皮肤发红、肿胀,触摸有硬结并伴随明显压痛,局部皮温升高。症状可能随久坐或排便加重,部分患者可见皮下波动感。需与单纯痔疮发作鉴别,痔疮通常无持续性发热症状。
2、排便疼痛加剧
脓肿压迫直肠或肛管时,排便会出现刀割样疼痛,严重时导致排便困难。疼痛可能放射至会阴或骶尾部,坐姿调整无法缓解。若脓肿破溃,可能暂时减轻疼痛但会形成肛瘘。
3、发热乏力
超过半数患者会出现38℃以上发热,伴随寒战、食欲减退等全身感染症状。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升高,C反应蛋白水平异常。儿童患者可能出现嗜睡或烦躁不安。
4、肛门分泌物异常
脓肿自行破溃后,肛门周围可见脓性分泌物,常带有血丝和坏死组织,气味腥臭。分泌物可能导致肛周皮肤湿疹样改变。需留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以指导抗生素选择。
5、直肠指检异常
医生进行直肠指检时可触及波动性肿块,按压有脓液溢出风险。深部脓肿可能仅表现为直肠壁饱满感或压痛,需通过肛门超声或MRI进一步确认。检查前需告知患者可能的不适感。
肛周脓肿确诊后应避免自行挤压或热敷,保持肛周清洁干燥,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衣。饮食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等,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深部脓肿或反复发作者需考虑切开引流术。术后需定期换药并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