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后发冷是要好了吗
发烧后发冷不一定是病情好转的表现,可能是体温上升期的生理反应或感染加重的信号。发热过程可分为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体温下降期三个阶段,发冷通常出现在体温上升期。
体温上升期因体温调定点上移,人体通过肌肉颤抖产热,此时会出现寒战、发冷、皮肤苍白等症状,此时体温实际在升高而非恢复。部分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加重时,也可能反复出现发冷症状,提示炎症反应尚未控制。若发冷伴随高热不退、意识模糊、皮疹等表现,需警惕脓毒症、脑膜炎等严重感染。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热,发冷多持续数小时至一天,体温下降期会转为出汗、面部潮红等表现。儿童出现寒战更需密切观察,因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可能快速进展为高热惊厥。
发热期间应保持适度保暖但避免过度捂热,每小时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同时补充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若发冷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呕吐、抽搐、皮肤瘀斑等症状,须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明确感染源。恢复期建议选择粥类、蒸蛋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剧烈运动直至体温稳定3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