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到底该不该掏
耳屎通常无须刻意掏挖,健康的外耳道具有自洁功能。耳屎可能因外耳道炎、耵聍栓塞、湿疹、真菌感染或异物刺激等原因堆积,需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耳道皮肤有自排机制,日常咀嚼、说话等动作可帮助耳屎自然脱落。少量耳屎能吸附灰尘并抑制细菌生长,过度掏挖可能损伤外耳道皮肤或鼓膜,引发感染或听力下降。使用棉签等工具可能将耳屎推向深处,形成耵聍栓塞。若出现耳闷、耳痛、瘙痒或听力减退,可能提示耵聍栓塞或炎症,需由医生用专业工具清理。糖尿病患者、外耳道狭窄者或佩戴助听器人群更易出现耳屎堆积,需定期检查。
日常可用温水清洗耳廓周围,避免将任何物体伸入耳道。游泳或洗澡后可用毛巾擦干外耳,油性耳屎人群可每半年到医院清理一次。若出现耳部不适,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避免自行使用挖耳工具或滴耳液。保持耳道干燥,控制过敏原接触,有助于减少耳屎异常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