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磷高皮肤瘙痒怎么办
尿毒症患者出现磷高引起的皮肤瘙痒可通过控制血磷水平、使用止痒药物、调整透析方案、皮肤护理及饮食管理等方式缓解。皮肤瘙痒通常与尿毒症导致的钙磷代谢紊乱、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因素有关。
1、控制血磷水平
严格限制高磷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坚果、碳酸饮料等。遵医嘱使用磷结合剂如碳酸钙片、醋酸钙片或司维拉姆片,餐中嚼服以降低肠道磷吸收。定期监测血磷指标,目标值控制在1.13-1.78mmol/L范围内。
2、使用止痒药物
可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或复方樟脑乳膏缓解局部瘙痒。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对部分患者有效。严重瘙痒可短期使用加巴喷丁胶囊,需注意调整剂量防止药物蓄积。
3、调整透析方案
增加透析频率或延长单次透析时间有助于清除血磷。建议采用高通量透析器,必要时联合血液灌流或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定期检测KT/V值评估透析充分性。
4、皮肤护理
每日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润肤乳如凡士林保持皮肤湿润。避免抓挠及热水烫洗,穿着纯棉透气衣物。洗澡水温控制在37-40℃,时间不超过10分钟,禁用碱性肥皂。
5、饮食管理
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g/kg,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烹饪时用水浸泡或焯煮减少食物磷含量。限制含磷添加剂食品,避免食用加工肉制品及速食食品。
尿毒症患者需建立长期随访计划,每1-3个月复查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或太极拳促进新陈代谢,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脱水。注意观察瘙痒程度变化及皮肤完整性,出现皮肤破溃、发热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家属应协助患者记录每日饮食及用药情况,定期与主治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