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婴儿感染EB病毒
婴儿感染EB病毒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对症支持、并发症管理和隔离护理等方式干预。EB病毒感染通常由母婴传播、密切接触、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1、抗病毒治疗
EB病毒感染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但更昔洛韦注射液、阿昔洛韦颗粒等可抑制病毒复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重症患儿可能需静脉给药,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联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2、免疫调节
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可中和游离病毒,干扰素α2b喷雾剂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适用于合并血小板减少或持续高热患儿,使用前需筛查过敏史。免疫调节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3、对症支持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可控制发热,布洛芬混悬滴剂适用于高热患儿。咽痛可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淋巴结肿大需局部冷敷。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静脉补液。
4、并发症管理
合并肝炎时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护肝,脾肿大患儿需绝对卧床。出现脑炎症状需甘露醇注射液降颅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禁用阿司匹林。
5、隔离护理
患儿唾液、分泌物需专用容器处理,餐具煮沸消毒。哺乳期母亲感染应暂停亲喂,改用泵奶器后煮沸乳汁。家庭成员避免共用餐具,接触患儿后需流动水洗手。
治疗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测量体温4次并记录。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苹果泥,避免过硬食物损伤充血咽部。恢复期每周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3个月内避免接种疫苗。家长需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变化,出现嗜睡、少尿等表现立即就医。痊愈后6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脾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