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早期身体反应
艾滋病的早期身体反应主要包括发热、乏力、咽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2-4周出现,称为急性HIV感染期。
1、发热
急性HIV感染期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体温通常在38-40摄氏度之间。发热可能持续1-2周,常伴有夜间盗汗。这种发热与普通感冒不同,使用常规退热药物效果不明显。发热是机体对病毒入侵产生的免疫反应,此时病毒正在体内大量复制。
2、乏力
患者会感到明显的疲倦和全身无力,这种乏力感与普通疲劳不同,休息后也难以缓解。乏力可能持续数周,严重时会影响日常活动。这是由于病毒攻击免疫系统,导致机体能量代谢紊乱所致。
3、咽痛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咽喉疼痛,检查可见咽部充血。这种咽痛与普通咽喉炎相似,但对抗生素治疗反应不佳。HIV病毒在口咽部淋巴组织中复制,引起局部炎症反应。
4、淋巴结肿大
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可能出现肿大,直径通常超过1厘米,质地较硬,可有轻微压痛。淋巴结肿大是免疫系统对病毒感染的反应,可能持续数月。
5、皮疹
部分患者会出现红色斑丘疹,多分布于躯干和面部,不伴瘙痒。这种皮疹具有自限性,1-2周内可自行消退。皮疹的出现与病毒血症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
出现上述症状且近期有高危行为者,建议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HIV抗体检测。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用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若确诊感染,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并定期监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同时要注意心理调适,避免过度焦虑,现代医学手段已能有效控制HIV感染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