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术后肿胀什么时候可以好
骨折术后肿胀通常在1-2周内逐渐消退,完全恢复可能需要3-4周。肿胀程度与手术部位、个体恢复能力及术后护理密切相关。
骨折术后初期肿胀较为明显,主要由于手术创伤导致局部血管损伤和炎症反应。术后1-3天肿胀可能达到高峰,此时需抬高患肢并配合冰敷以减少渗出。术后3-7天肿胀开始缓慢消退,此时可逐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术后1-2周肿胀明显减轻,但活动后仍可能出现轻微水肿。术后3-4周肿胀基本消失,此时骨折部位血运重建基本完成。
若术后4周仍存在明显肿胀,可能提示静脉回流障碍或感染等并发症。高龄患者、下肢骨折及合并血管疾病者恢复时间可能延长。糖尿病患者因微循环障碍可能出现更持久的肿胀。使用抗凝药物者也可能出现较长时间的局部水肿。
骨折术后应保持患肢抬高,白天可垫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夜间用枕头垫高。早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等康复训练,促进静脉回流。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避免高盐饮食加重水肿。定期复查X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如发现肿胀加重或出现皮肤发红发热等感染征象应及时就医。术后6周内避免患肢负重,根据愈合情况逐步恢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