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性肠梗阻怎么办
动力性肠梗阻可通过调整饮食、胃肠减压、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动力性肠梗阻通常由肠道蠕动功能减弱、电解质紊乱、术后肠麻痹、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动力性肠梗阻患者需暂时禁食,待症状缓解后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可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每日少量多餐,进食时保持坐位或半卧位,餐后适当活动促进肠道蠕动。
2、胃肠减压
通过鼻胃管引流胃内容物减轻腹胀,减压期间需记录引流液性状与量。定期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保持通畅,同时监测电解质水平。胃肠减压通常持续2-3天,待肠鸣音恢复后逐步夹闭导管观察。
3、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促进胃肠蠕动,或新斯的明注射液改善神经肌肉传导。对于电解质紊乱者需静脉补充氯化钾注射液,感染性因素可联用头孢呋辛酯片。禁用吗啡等抑制肠蠕动药物。
4、中医调理
采用大承气汤加减方通腑泄热,或吴茱萸热敷脐周刺激肠蠕动。针灸选取足三里、上巨虚等穴位,配合腹部按摩沿结肠走向顺时针按压。治疗期间需观察排便排气情况。
5、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完全性梗阻,需行肠粘连松解术或肠造口术。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预防再粘连,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血栓。术中若发现肠坏死需切除病变肠段并行吻合。
动力性肠梗阻患者恢复期应保持每日适量步行锻炼,避免久坐久卧。饮食选择蒸煮炖等易消化烹饪方式,限制粗纤维摄入3-4周。定期复查腹部平片观察肠道通畅情况,出现持续腹痛呕吐需及时返院。长期卧床者需每日进行腹部环形按摩,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术后患者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按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预防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