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浅析川崎病的病因

26144次浏览

在大家生活的周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疾病,我们也应该对这些疾病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样有利于帮助患者积极治疗,让他们尽快好起来,下边给大家浅析川崎病的病因有哪些,希望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

目前,川崎病的病因还未完全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即人体对侵入的病原体产生的一种过分反应,造成了人体组织的自身损伤。近几年来,由于对本病的认识逐渐提高,诊断水平也大大提高。发病率也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已经超过小儿风湿热,严重地影响着小儿的身体健康,引起医学界的极大关注。

本病呈一定的流行及地主性,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等,推测与感染有关。一般认为可能是多种病原,包括EB病毒、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或链球菌、丙酸杆菌感染。1986年曾报道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逆转录酶活性增高,提示该病可能为逆转录病毒引起。但多数研究未获得一致性结果。以往也曾提出支原体、立克次体、尘螨为本病病原,亦未得到证实。也有人考虑环境污染或化学物品过敏可能是致病原因。

近年研究表明本病在急性期存在明显的免疫失调,在发病机理上起重要作用。急性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失衡,CD4增多,CD8减少,CD4/CD8比值增加。此改变在病变3~5周最明显,至8周恢复正常。CD4/CD8比值增高,使得机体免疫系统处于活化状态,CD4分泌的淋巴因子增多,促进B细胞多克隆水活化、增殖和分化为浆细胞,导致血清IgM,IgA,IgG,IgE升高,活化T细胞分泌高浓度的白细胞介素(1L-1,4,5,6)、r-干扰素(IFN-r)、肿瘤坏死因子(TNF)。这些淋巴因子、活性介素均可诱导内皮细胞表达和产生新抗原;另一方面又促进B细胞分泌自身抗体,从而导致内皮细胞溶细胞毒性作用,内皮细胞损伤故发生血管炎。

1L-11L-6、TNF增高尚可诱导肝细胞合成急性反应性蛋白质,如C反应蛋白、αr-抗胰蛋白酶、结合珠蛋白等,引起本病急性发热反应。本病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增高,50~70%病例于病程第1周即可没得,至第3~4周达高峰。CIC在本病的作用机理还不清楚,但本病病变部位无免疫复合物沉积,血清C3不下降反而升高,不符合一般免疫复合物病。上述免疫失调的触发病因不明。现今多认为川崎病是一定易患宿主对多种感染病原触发的一种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

上面文章内容关于川崎病疾病形成原因为大家做了详细的总结,川崎病这样的疾病在生活当中虽然并不常见,可是疾病发生之后危害性比较严重,所以人们能够了解形成原因做好对于川崎病疾病的预防很重要。

相关推荐

小儿川崎病会不会复发
小儿川崎病在临床上一般都不会再复发。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在1968年由日本人川崎富作首先发现并命名的一个疾病,所以把叫川崎病。病理的改变主要是全身性的毛细血管炎,在临床上可以表现为多部位的症状,首先是持续性的高热,一般的药物都不能把体温降下来,甚至发烧超过五天,全身皮肤会出现多发性的红斑,多发性就是全身可见,而且没有规则,既不是圆的也不是方的,也不是点,可大可小,可多可少,还有淋巴结,全身可以见到淋巴结的肿大,尤其是腋下、颌下,还有的眼睛会出现充血性的改变,舌头伸出来是杨梅舌,很红很红,而且还有那些红点,所以是个全身性的多部位的这种症状的改变。也有的孩子在整个病程期间会侵犯心脏,造成心脏的冠状动脉增宽。所以说川崎病在体温下降之后,皮疹、眼睛的症状、淋巴结的症状都会得到缓解,但部分孩子心脏冠脉扩张是需要一定修复的时间,后期只要需要定期的一个复查监测,在后面的过程当中一般不会再复发。
语音时长 01:41

2021-12-30

53651次收听

01:23
小孩得川崎病会传染吗
儿童川崎病不会传染。川崎病又称为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以全身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特征,不属于传染病。约15~20%未经治疗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病学资料提示有多种病原体的存在,比如立克次体、葡萄球菌、链球菌或者支原体的感染等等一些比较常见的病毒,有可能会引起川崎病,但是都未进行证实。川崎病的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宝贝反复发烧一般几天能治好
宝贝反复发烧几天能好,主要取决于宝宝的病情,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如果只是轻微的感冒所导致的发烧,一般情况下在积极治疗以后,一个星期以内宝宝的病情就会有所好转。二、如果是由于严重的支气管炎,甚至是肺部出现炎症等情况的时候,宝宝发烧的症状可能需要持续一个星期以上。三、如果宝宝是患上了川崎病所导致的发烧,这种情况一般是需要治疗两周左右的时间,宝宝才能基本痊愈。四、如果宝宝患上了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了反复发烧的情况,具体恢复的时间就会比较长。所以不同的疾病所引起的宝宝的反复发烧,痊愈的时间是完全不同的。不过痊愈的时间,也跟宝宝自身的体质有关系。当宝宝的体质比较好,可能恢复的时间就比体质弱的宝宝要更快。但是不论是何种疾病,导致的宝宝出现反复的发烧,都需要家长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治疗。对于发烧三天以上的情况,还需要做一下血常规等检查项目,来明确宝宝发烧的具体病因。家长在照顾年幼宝宝的时候,应当时刻关注宝宝的体温,天气转凉时应当适时的添加衣裳,同时在饮食上,多给宝宝吃一些健康的食物,多喝牛奶,增强宝宝的体质。对于适龄儿童,还应当多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宝宝的抵抗力。同时要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情况,都可以很好的预防宝宝生病。
语音时长 02:28

2021-11-05

62657次收听

01:46
川崎病传染吗
川崎病是不传染的,因为川崎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系统性的中血管炎,就是血管炎性的疾病。所谓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就是说是由于机体内产生了攻击自身抗体,自身的物质导致的疾病。而川崎病是攻击血管,所以是叫血管炎,这种疾病是不具有传染性的。只有感染性疾病才能够传染,比如说麻疹、风疹、猩红热。川崎病是自身抗体所导致的疾病,这类疾病它不具有传染性,但是可能与感染因素有关。
01:47
川崎病血常规查得出吗
川崎病血常规肯定查不出来,川崎病是自身免疫性血管炎,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发烧、皮疹、眼睛红、口唇黏膜的改变,手脚硬肿、红肿,有颈部淋巴结,六个症状里有五个就考虑是川崎病,而不是单纯根据血常规来判断是不是川崎病。川崎病血常规的改变也非常具有特点,比如血象白细胞非常高,中性粒细胞为主;C-反应蛋白显著增高,这有一定辅助诊断意义,但不是决定是否是川崎病的主要因素。川崎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以上六个症状,有五个就是典型的川崎病,可以明确诊断。
01:55
川崎病会传染吗
川崎病肯定不会传染,因为川崎病是自身免疫性血管炎性的疾病,不是感染性疾病,所以不会传染。但是导致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因可能有一些感染因素参与,比如细菌、链球菌、病毒的感染,比如流感病毒,甚至现在流行的新冠病毒可能跟川崎病发生都有关系。川崎病不像其他的发热出疹性疾病,比如麻疹、猩红热这些都是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又与川崎病有类似表现,可以具有传染性,但是川崎病本身不具有传染性,所以川崎病是非传染性的疾病。
川崎病要终生复查吗
川崎病并不需要终生复查,其复查时间需根据病情的恢复情况来判断,发病时无冠状动脉病变者,可间隔两个月复查,1-2年后全面体检一次。伴有冠状动脉瘤病变的患儿,需要每个月定期复查,每半年或一年全面体检一次,必要时需配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得川崎病能治愈吗
许多小孩因为自身免疫力比较弱,经常导致一些疾病的出现,发现不及时会给我们患者的身体带来更大的影响,就比如川崎病这种病,那么川崎病能治愈吗,下边一起来了解一下治疗办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川崎病危害不容忽视
我们现在的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当我们的孩子在发生疾病之后,不必过于担心,就拿川崎病来说吧,此病发生之后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危害还是很大的,所以川崎病危害不容忽视,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来详细介绍一下。
川崎病不能吃什么食物
川崎病不能吃什么食物?川崎病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的疾病,本病的发病原因至今未明,可能和感染或免疫反应有关,饮食对孩子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因此患儿家长应多多注意,那么,川崎病不能吃什么食物呢?我们来看看。
川崎病高发季节怎样预防
川崎病是一种比较棘手的疾病,川崎病高发季节怎样预防也是很多人想知道的问题,所以本文将对此疾病进行详细的描述,进而通过一些具体的治疗措施提供一些预防方法,希望能够对于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患者早日康复。
什么叫川崎病
川崎病是日本川崎富作首次在1967年的时候报道的一种疾病,所以是以他的名字而命名的,所以叫川崎病。其实真正的还有一个名字叫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引起全身中小动脉炎症的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粘膜淋巴结的症状,比如眼睛发红、口唇干裂、杨梅舌、淋巴结肿大、手指脚趾红肿,还出现肛门或是卡疤的地方发红,以及出现皮疹。其发病年龄主要是在五岁以下的儿童比较多见,而且是婴幼儿多,还有亚裔人群比较多见。以前认为是良性疾病,但现在也越来越发现是获得性小儿心脏病疾病的发病率最高,目前是排在第一位的疾病。比如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就会发现有的小孩没有通过及时治疗,可以出现冠状动脉扩张或者严重的冠状动脉瘤,甚至在恢复期,很长的时间也可以出现冠状动脉的狭窄。甚至有些出现心梗还出现脑梗等,这种情况的预后就比较差,甚至还有死亡率的发生,但此疾病的再发生率很低,可能再发生率只有百分之零点五左右,是发生再复发的机会很少,但现在也发现有再发生的。
语音时长 01:46

2019-07-03

68431次收听

川崎病如何治疗
川崎病如果是能够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因为现在一般都采用的治疗是丙种球蛋白,因为这个疾病还是考虑跟感染之后免疫等有关系,所以用免疫球蛋白,一般在高烧用什么抗生素效果不好的情况下,已诊断的疾病之后,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多数体温很快就降下来了,所以住院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在用丙种球蛋白同时,用一天即可,然后可以加上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剂量也比以前用的剂量要减少一些。体温正常之后,阿司匹林就及时减量,减量之后如果小孩体温不烧了,一般情况也挺好的,其他血生化也开始正常,比如说血沉、CRP开始逐渐好转。川崎病治不了多少天,很快就会出院。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治疗,川崎病还是可以出现一些后遗症。比如留下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或是冠状动脉狭窄等。还有川崎病,要注意一点,就是在它恢复期,比较漫长,可能出现血小板上升的阶段的时候,如果不及时检查发现,他就怕高凝状态,引起心肌梗塞。所以血小板一般超过了600,但看有些还要视年龄而定,可能就要适当的可以给点潘生丁。还有小孩在随访当中,一般是出院之后一个月、三个月进行随访,以后半年,再就是一年、两年、三年,一直到五年进行随访,就要注意一下他的血生化心脏的问题。再就是他的检查了,一般出院之后,再有些是说六周,有一些甚至到8到12周就可以阿司匹林减量。但是如果是冠状动脉瘤或者是冠状动脉扩张出现的时候,可能阿司匹林服用的时间都比较长,有些甚至是终生都有。还有要注意的一点,因为用了丙球之后,一般来说出院之后,11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是不能做预防接种的。
语音时长 01:34

2019-07-03

52997次收听

川崎病做什么检查
川崎病实验室上没有特异的实验室检查。可以做血常规、血液学的检查,血常规的白细胞数是增高的,中性粒细胞数可以增高、可有核左移、有轻度的贫血,2到3周的时候会有血小板的增高,急性炎性反应蛋白升高,免疫学检查可有血清IgG、IgA、IgM、IgE升高,心电图的检查可有ST-T段的改变,胸片可以见到有间质性的改变,超声心动图急性期可以看见有心包积液、左室扩大,二尖瓣、主动脉瓣或者是三尖瓣的反流。冠状动脉的病变有冠脉扩张、冠状动脉瘤以及冠状动脉狭窄。心电图的表现可以出现窦性心动过速,非特异性的ST-T段的改变,或者出现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异常的Q波,冠状动脉造影。超声检查显示出冠脉瘤,或者说心电图有心肌缺血的表现时候,可以选择冠脉造影。
语音时长 01:24

2018-09-14

53315次收听

02:03
川崎病怎么检查
对于患有川崎病的病人,并没有特异的实验室检查。通常情况下,川崎病患者可以进行血常规,以及血液学的检查。当川崎病的患者进行免疫学检查的时候,可以出现血清IgG、IgA、IgM、IgE升高的情况。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时候,可以出现ST-T段的改变。川崎病患者的胸片,可以见到有间质性的改变。川崎病患者如果进行超声心动图的检查,在急性期可以看见有心包积液、左室扩大,二尖瓣、主动脉瓣或者是三尖瓣的反流。冠状动脉的病变有冠脉扩张、冠状动脉瘤以及冠状动脉狭窄。心电图的表现可以出现窦性心动过速,非特异性的ST-T段的改变,或者出现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异常的Q波,冠状动脉造影。超声检查显示出冠脉瘤,或者说心电图有心肌缺血的表现时候,可以选择冠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