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颈椎炎怎么办
急性颈椎炎可通过卧床休息、颈部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急性颈椎炎通常由颈椎退行性变、外伤、感染、免疫因素、不良姿势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发病初期建议严格卧床休息1-3天,使用颈椎枕保持颈部中立位。避免长时间低头或突然转头动作,减轻颈椎间盘压力。床垫应选择中等硬度,枕头高度以一拳为宜。
2、颈部制动
佩戴颈托2-4周限制颈部活动,选择可调节高度的医用颈托。每日佩戴时间不超过12小时,睡眠时需取下。制动期间可配合轻柔的颈部等长收缩训练,每小时进行3-5次。
3、物理治疗
急性期48小时后可采用超短波治疗,每次15分钟。疼痛缓解后改用中频电刺激,参数设置为80-100Hz。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红外线照射需保持30厘米距离,每次20分钟。
4、药物治疗
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炎症反应,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控制疼痛,甲钴胺片营养神经。肌肉痉挛明显者可加用盐酸乙哌立松片。严重病例需短期口服泼尼松片,但须警惕消化道出血风险。
5、手术治疗
经3个月保守治疗无效的神经根型颈椎炎,可考虑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脊髓型颈椎炎出现进行性肌力下降时,需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需佩戴头颈胸支具8-12周。
日常应保持正确坐姿,电脑屏幕中心与眼睛平齐。避免单手托腮、长期伏案等不良姿势,每45分钟起身活动颈部。睡眠时采用仰卧位或侧卧位,枕头应完全支撑颈椎生理曲度。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可适量食用牛奶、深海鱼等食物。急性期过后可进行游泳、放风筝等仰头运动,循序渐进增加运动强度。若出现上肢放射性疼痛或持物不稳等症状,应及时复查颈椎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