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交界处出现簇集性水疱。感染可分为HSV-1型口唇疱疹和HSV-2型生殖器疱疹两种类型。
1、传播途径
单纯疱疹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包括皮肤黏膜接触、性接触以及母婴垂直传播。病毒可存在于患者的唾液、疱液和生殖道分泌物中。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病毒后易发生感染。
2、临床表现
原发性感染多表现为局部灼热感、瘙痒,随后出现红斑和簇集性小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或浅溃疡,伴有疼痛。HSV-1型多见于口周、鼻翼等部位,HSV-2型多见于生殖器及肛周区域。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3、复发因素
病毒初次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易复发。常见诱因包括疲劳、压力、月经期、发热性疾病、日晒等。复发病变通常较原发感染轻微,持续时间较短。
4、诊断方法
典型病例可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培养、PCR检测病毒DNA、血清学抗体检测等。Tzanck涂片检查可见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有助于快速诊断。
5、治疗措施
治疗以抗病毒药物为主,常用阿昔洛韦片、伐昔洛韦片、泛昔洛韦片等。局部可外用阿昔洛韦乳膏或喷昔洛韦乳膏。严重感染者需静脉给药。免疫缺陷患者需延长疗程。疼痛明显者可配合止痛药物。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患者应注意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以防继发感染。发作期间应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不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加强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睡眠,适度锻炼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生殖器疱疹患者应避免性接触直至皮损完全愈合。孕妇感染需及时就医进行母婴阻断治疗。定期随访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