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怎么检查
牙周炎可通过牙周探诊、X线检查、口腔检查、血液检查、微生物检查等方式诊断。牙周炎通常由牙菌斑堆积、牙结石刺激、不良修复体、咬合创伤、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牙周探诊
使用牙周探针测量牙龈沟深度,健康牙龈沟深度不超过3毫米。探诊深度超过3毫米提示可能存在牙周袋,探诊时出现出血或溢脓表明存在炎症活动。该检查能评估牙周附着丧失程度,是诊断牙周炎的核心指标。
2、X线检查
根尖片或全景片可显示牙槽骨吸收情况,早期表现为牙槽嵴顶模糊或轻度吸收,进展期出现垂直型或水平型骨缺损。X线还能发现根分叉病变、根面龋等并发症,对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价值。
3、口腔检查
观察牙龈颜色、形态及质地变化,牙周炎患者常见牙龈红肿、退缩、龈缘变钝。检查牙齿松动度分为三度,一度松动为唇舌向动度小于1毫米,三度松动伴有垂直向位移。口腔检查还能发现牙齿移位、食物嵌塞等继发改变。
4、血液检查
血常规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急性感染,血糖检测有助于排查糖尿病等全身因素。对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需检测中性粒细胞功能或基因检测,这类患者可能伴有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
5、微生物检查
通过厌氧培养或PCR技术检测龈下菌斑中的伴放线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等致病微生物。该检查适用于顽固性牙周炎或伴有全身疾病的患者,可指导靶向抗生素使用如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选择。
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洁牙和口腔检查,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牙间隙。控制血糖等系统性疾病,避免吸烟等加重因素。出现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早期干预可有效阻止牙槽骨继续吸收。治疗期间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片和钙剂,但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干预。
相关推荐
02:11
02:26
03:08
02:24
01:55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牙周炎牙周炎用什么药最有效
- 2 什么是牙周炎?
- 3 牙周炎是怎么形成的?
- 4 牙周炎是怎样形成的
- 5 牙周炎什么引起的
- 6 牙周炎如何引起的
- 7 牙周炎严重吗
- 8 什么叫牙周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