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辨别骨折还是扭伤
辨别骨折与扭伤需通过疼痛特点、肿胀程度、活动受限情况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主要有疼痛性质、肿胀速度、畸形表现、功能障碍、影像学诊断五个关键区分点。
1、疼痛性质
骨折疼痛通常为持续性锐痛,按压或移动患处时疼痛剧烈且定位明确。扭伤多为钝痛或胀痛,疼痛范围较弥散,休息后可缓解。骨折患者常描述为骨头内部刺痛,扭伤则多表现为韧带拉扯感。
2、肿胀速度
骨折后肿胀发展迅速,30分钟内可能出现明显淤青和皮下出血,皮肤温度升高。扭伤肿胀进展相对缓慢,数小时后才达高峰,淤青多在24小时后显现。骨折肿胀常伴随皮肤紧绷发亮,扭伤肿胀质地较软。
3、畸形表现
骨折可能导致肢体成角变形、异常凸起或缩短,关节正常轮廓消失。扭伤一般不引起肉眼可见的骨骼结构改变,但可能出现关节轻微错位。完全性骨折时肢体可能出现反常活动,扭伤仅有关节松动感。
4、功能障碍
骨折后患肢完全丧失承重功能,主动活动基本无法完成。扭伤患者可勉强活动关节但伴疼痛,部分承重能力保留。骨折可能伴随神经损伤症状如麻木或肌力下降,扭伤通常无此类表现。
5、影像学诊断
X线检查是确诊骨折的金标准,能清晰显示骨皮质连续性中断或移位。扭伤X线多无异常,MRI可显示韧带损伤程度。临床疑似骨折但X线阴性时,需行CT或核素骨扫描排除隐匿性骨折。
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并抬高患肢,采用冰敷减轻肿胀,使用弹性绷带适当加压但避免过紧。骨折需严格制动并尽快就医,扭伤可尝试48小时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无论骨折或扭伤,恢复期都应保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避免吸烟饮酒影响愈合。康复训练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早期以等长收缩为主,后期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