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三期如何治疗
高血压三期需采取综合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具体措施有严格限盐、规律运动、遵医嘱使用降压药、控制合并症、定期复查血压及靶器官功能。
1、生活方式干预
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食品。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深海鱼类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戒烟限酒,保持体重指数低于24。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
2、降压药物治疗
常用联合用药方案包括钙通道阻滞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叔丁胺片,以及利尿剂如吲达帕胺缓释片。针对合并糖尿病者优先选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需每日固定时间服药,避免漏服或自行调整剂量。
3、靶器官保护
合并左心室肥厚者可加用β受体阻滞剂如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存在蛋白尿时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定期进行眼底检查、颈动脉超声和肾功能评估。糖尿病患者需同步强化血糖管理。
4、血压监测
每日早晚各测量血压1次,记录动态变化。推荐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静坐5分钟。就诊时携带至少1周的居家血压记录。发现收缩压持续超过160毫米汞柱或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时需立即就医。
5、合并症管理
合并冠心病者需维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1.8毫摩尔每升。心房颤动患者应评估抗凝治疗指征。慢性肾病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量至每日每公斤体重0.6-0.8克。所有患者每年应接种流感疫苗。
高血压三期患者需建立长期健康档案,每3个月复查血脂、血糖和肾功能。烹饪时用香料替代部分食盐,选择橄榄油等健康油脂。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夜间频繁起夜。参加医院开展的慢病管理课程,学习血压自我监测技巧。家属应协助记录用药情况和血压数值,发现异常及时联系主治医师调整方案。外出旅行时随身携带备用药物和血压计,避免高原旅行或剧烈温差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