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软疣是什么病
皮肤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蜡样光泽的半球形丘疹。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常见于儿童和免疫功能低下者。
1、病因与传播
传染性软疣病毒属于痘病毒科,通过皮肤直接接触或共用物品传播。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感,成人多通过性接触感染。游泳池、健身房等潮湿环境可能增加传播概率。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更易出现泛发性皮损。
2、典型症状
皮损初期为米粒大小丘疹,逐渐增大至豌豆大小,呈珍珠白色或肤色,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央可见脐凹。好发于面部、躯干、四肢及会阴部,通常无自觉症状,偶有轻微瘙痒。皮损数量从数个到上百个不等,可能因搔抓出现继发感染。
3、诊断方法
皮肤科医生通过典型临床表现即可诊断,必要时可进行病理检查。病理可见表皮细胞胞浆内嗜酸性包涵体。需与扁平疣、寻常疣、汗管瘤等疾病鉴别。免疫功能异常患者需进行HIV抗体等检测。
4、治疗措施
常用治疗方法包括液氮冷冻、钳夹刮除、激光治疗等物理方式。可外用咪喹莫特乳膏、水杨酸软膏等药物。泛发者可口服西咪替丁片。治疗期间应避免搔抓,防止自体接种传播。皮损完全消退前应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
5、预防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游泳池等公共场所应穿拖鞋。患者衣物需单独清洗并煮沸消毒。增强体质有助于预防复发。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定期复查,出现新皮损及时处理。
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皮损部位清洁,避免搔抓导致扩散。治疗期间建议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有助于皮肤修复。家庭成员应避免与患者共用洗浴用品,儿童患者玩具需定期消毒。如皮损持续增多或出现红肿化脓,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