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劳损是什么引起的
心肌劳损可能由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负荷过重、心肌炎、贫血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胸闷、心悸、乏力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
1、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心脏后负荷增加,左心室为克服阻力而代偿性肥厚,最终引发心肌劳损。患者可能出现头晕、活动后气促等症状。临床常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药物控制血压,同时需限制钠盐摄入并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心肌细胞长期处于缺血状态可引起劳损性改变。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压榨性疼痛、运动耐量下降。治疗需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严重者可能需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3、心脏负荷过重
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等疾病使心脏射血阻力增大,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代谢异常增加心输出量需求,均可导致心肌做功超负荷。患者易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甲亢患者使用甲巯咪唑片,并避免剧烈运动。
4、心肌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心肌炎症反应,持续存在的炎性损伤可发展为心肌劳损。常见症状有发热后持续心悸、心律不齐。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使用辅酶Q10胶囊营养心肌,合并心律失常时可能需盐酸胺碘酮片控制。
5、贫血
血红蛋白浓度降低血液携氧能力,心脏通过增加搏出量代偿供氧不足,长期高负荷状态导致心肌劳损。表现为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慌。需补充琥珀酸亚铁片等铁剂,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食物的摄入。
心肌劳损患者应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避免突然剧烈活动。饮食遵循低盐低脂原则,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及全谷物。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戒烟限酒,每3-6个月复查心电图与心脏超声。若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持续胸痛,应立即就医评估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