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腱炎的症状
足腱炎的症状主要有足跟或足底疼痛、局部肿胀、晨起僵硬、活动受限、行走困难等。足腱炎通常由过度运动、外伤、足部结构异常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腱鞘增厚或钙化。
1、足跟或足底疼痛
足腱炎早期表现为足跟或足底持续性钝痛,运动后加重。疼痛多集中在跟腱附着点或足底筋膜区域,按压时痛感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刺痛或灼烧感,休息后可缓解。
2、局部肿胀
炎症反应会导致患处软组织肿胀,皮肤温度升高。跟腱炎患者可见跟腱增粗,足底筋膜炎患者足弓处可能出现隆起。肿胀程度与炎症严重程度相关,严重时可能影响穿鞋。
3、晨起僵硬
患者晨起下地时足部僵硬感明显,需活动数分钟才能缓解。这与夜间腱膜挛缩和炎症物质堆积有关。长期卧床后突然活动也会诱发类似症状,是足腱炎的典型表现之一。
4、活动受限
随着病情进展,踝关节背屈和跖屈幅度减小,踮脚、跳跃等动作完成困难。足底筋膜炎患者可能出现步态改变,为减轻疼痛而缩短步幅。严重时甚至影响日常行走。
5、行走困难
终末期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疼痛导致行走障碍。跟腱炎患者上楼梯时疼痛加剧,足底筋膜炎患者久站后症状加重。部分患者需要辅助器具才能完成移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足腱炎患者应选择软底有缓冲的鞋子,避免赤足行走。急性期可采用冰敷缓解疼痛,慢性期建议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运动前做好充分热身。可进行足底筋膜拉伸、跟腱牵拉等康复训练,但需避免过度负重运动。若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物理治疗或药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