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感冒”和肠胃炎是一回事吗
胃肠感冒和肠胃炎不是同一种疾病,胃肠感冒通常指病毒性胃肠炎,肠胃炎则包括病毒性、细菌性等多种类型。胃肠感冒主要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引起,肠胃炎可能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或食物中毒等因素诱发。
胃肠感冒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呕吐、水样腹泻、低热或肌肉酸痛,症状通常持续1-3天自愈。病毒通过粪口传播,秋冬季节高发,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易感。治疗以补液和电解质调节为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高脂高纤维食物,注意餐具消毒和手部卫生。
肠胃炎症状更复杂,细菌性肠胃炎常见腹痛、脓血便、高热,寄生虫感染可能伴随长期腹泻和营养不良。严重时可导致脱水或败血症,需通过粪便检测明确病原体。细菌感染需用抗生素如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寄生虫感染需阿苯达唑片等驱虫药。慢性肠胃炎可能需胃镜检查排除溃疡等器质性疾病。
胃肠感冒和肠胃炎均需预防脱水,若出现持续呕吐、血便、意识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食物充分加热,生熟分开处理,避免食用变质海鲜或未灭菌乳制品。恢复期可逐步增加米汤、馒头等易消化食物,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帮助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