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心律不齐怎么回事
小孩心律不齐可能由遗传因素、发热或感染、电解质紊乱、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心电图检查、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心脏介入治疗、手术修复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心律不齐与家族遗传相关,如长QT综合征或布鲁加达综合征。患儿可能出现心悸、晕厥等症状,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家长需定期监测患儿心率变化,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普罗帕酮片或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2、发热或感染
呼吸道感染或肺炎可能导致一过性心律不齐,伴随咳嗽、发热症状。家长需及时控制体温,补充水分,感染控制后心律多可自行恢复。若持续不缓解,需就医排除心肌损伤,医生可能开具辅酶Q10胶囊或维生素C片辅助治疗。
3、电解质紊乱
腹泻或呕吐引起的低钾血症可诱发早搏,表现为心慌、乏力。建议家长给患儿口服补液盐,适量补充香蕉等富钾食物。严重时需静脉补钾,使用氯化钾缓释片纠正电解质失衡,同时监测心电图变化。
4、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或法洛四联症等先心病易合并心律不齐,常伴有口唇发绀、活动耐量下降。需通过心脏超声确诊,轻症可服用盐酸普萘洛尔片控制心率,重症需手术修补缺损。家长应限制患儿剧烈活动,定期复查心功能。
5、心肌炎
病毒感染后心肌炎是儿童心律不齐的危重病因,可能出现胸闷、面色苍白。需住院进行心肌酶谱检查,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使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营养心肌,配合阿昔洛韦颗粒抗病毒治疗。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呼吸及精神状态。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保持患儿规律作息,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食物如巧克力,适当增加鱼类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心电图筛查,运动前做好热身,若发现心率异常增快或减慢、伴有面色青紫等情况,须立即就医。对于确诊心律不齐的患儿,家长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并学会记录发作时的症状特点和持续时间,为后续诊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