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的皮肤症状有哪些
梅毒的皮肤症状主要有硬下疳、梅毒疹、扁平湿疣、黏膜斑和树胶肿等。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不同分期皮肤表现差异显著。
1、硬下疳
硬下疳是一期梅毒特征性表现,多出现在感染后2-4周。典型表现为单发无痛性溃疡,边界清晰呈圆形,基底洁净如软骨硬度,好发于外生殖器部位。硬下疳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具有极强传染性。
2、梅毒疹
二期梅毒疹多在感染后6-8周出现,表现为全身对称性红斑或红褐色丘疹,常见于躯干、手掌和足底。皮疹不痛不痒,可伴有领圈状脱屑,梅毒血清学试验呈强阳性反应。
3、扁平湿疣
属于二期梅毒特殊皮损,好发于肛周、外阴等潮湿部位。表现为扁平湿润的疣状增生,表面有灰白色膜状分泌物,内含大量螺旋体。需与尖锐湿疣进行鉴别诊断。
4、黏膜斑
二期梅毒常见口腔、咽喉等黏膜损害,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灰白色斑片,周围有充血带。黏膜斑具有高度传染性,可导致声音嘶哑或吞咽不适。
5、树胶肿
三期梅毒典型表现为皮下结节破溃形成的树胶样肿,好发于四肢、头面部。皮损呈无痛性溃疡,边缘陡峭如凿,基底有黄褐色树胶样分泌物,愈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
梅毒患者需严格避免性接触直至完成规范治疗,日常应保持皮损清洁干燥。建议使用单独浴具并高温消毒贴身衣物,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血清滴度。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避免饮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出现任何新发皮损应及时就医,性伴侣必须同步接受筛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