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有效指征是什么
心肺复苏有效的指征主要有自主呼吸恢复、颈动脉搏动恢复、瞳孔缩小、面色转红润、肢体出现活动等。
1、自主呼吸恢复
患者开始出现规律或不规律的自主呼吸动作,表现为胸廓起伏、鼻翼扇动或口唇周围出现气流。这是心肺复苏有效的重要标志之一,表明患者的呼吸中枢功能开始恢复。此时应继续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给予辅助呼吸支持。
2、颈动脉搏动恢复
在胸外按压过程中,施救者能触摸到患者颈动脉出现规律性搏动,且每分钟搏动次数超过60次。这表明心脏开始恢复有效泵血功能,血液循环得到改善。需持续监测脉搏变化,防止再次出现心跳停止。
3、瞳孔缩小
患者原本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对光反射逐渐恢复。这是脑干功能改善的表现,说明脑部供氧情况好转。瞳孔变化是判断脑功能恢复的重要指标,需注意观察双侧瞳孔是否对称。
4、面色转红润
患者口唇、甲床等部位的紫绀逐渐消退,皮肤颜色由苍白或青紫转为红润。这表明外周循环得到改善,组织灌注充足。需注意观察皮肤颜色变化的范围和速度。
5、肢体出现活动
患者开始出现肢体自主活动,如手指屈伸、四肢轻微抽动等。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表现,可能伴随意识状态的改善。需注意保护患者,防止无意识动作造成二次伤害。
心肺复苏过程中需持续观察上述指征变化,一旦出现有效指征应立即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做好后续高级生命支持准备。同时要注意保持患者体温,避免过度搬动,记录复苏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变化时间点。复苏成功后仍需密切监测至少72小时,预防心脏骤停再次发生,并积极寻找导致心脏骤停的原发疾病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所有施救者定期参加心肺复苏培训,掌握正确的复苏技术和指征判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