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潜伏期如何治疗
乙肝潜伏期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但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与病毒载量。乙肝潜伏期指感染乙肝病毒后尚未出现明显症状的阶段,主要通过血液检测发现。
乙肝潜伏期患者若肝功能正常且病毒载量低,仅需每3-6个月复查一次肝功能、乙肝两对半和HBV-DNA检测。日常应避免饮酒、熬夜及使用肝毒性药物,保持均衡饮食。若检测发现肝功能异常或病毒活跃复制,需在医生指导下启动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核苷类似物。合并肝纤维化时可联合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保护肝细胞。所有治疗均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乙肝潜伏期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摄入适量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避免高脂饮食。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增强免疫力。家庭成员建议接种乙肝疫苗,避免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出现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切勿因无症状忽视定期复查。孕妇及计划妊娠者需特别告知医生乙肝感染状态,以阻断母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