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糖尿病晚期症状是什么
糖尿病患者症状主要有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视力模糊、皮肤瘙痒、伤口愈合缓慢等。糖尿病可能由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引起,需通过血糖监测、药物治疗、饮食控制等方式干预。
1、多饮多尿
糖尿病患者因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尿量明显增多,继而引发口渴。患者每日饮水量可能超过3000毫升,夜间排尿次数增加。这与肾脏无法重吸收过多葡萄糖有关,需通过控制血糖缓解症状。
2、多食消瘦
尽管进食量增加,患者体重仍持续下降。由于胰岛素缺乏导致葡萄糖利用障碍,机体转而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1-3个月内体重可下降5-10公斤。需警惕突发性消瘦伴乏力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前兆。
3、视力模糊
高血糖可引起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导致暂时性屈光不正。长期未控制可能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表现为视物变形、飞蚊症等。建议每半年进行眼底检查,血糖稳定后视力多可改善。
4、皮肤病变
高血糖环境易继发细菌和真菌感染,常见于会阴、足部等部位。特征性表现为顽固性皮肤瘙痒、黑色棘皮症。下肢可能出现糖尿病性水疱病,创面愈合时间较常人延长2-3倍。
5、神经症状
约50%患者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表现为对称性手足麻木、蚁走感,后期可能出现痛觉过敏或消失。自主神经病变可导致体位性低血压、胃轻瘫等症状。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等药物可辅助治疗。
糖尿病患者需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饮食上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荞麦等全谷物,搭配西蓝花、菠菜等深色蔬菜。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出现酮症酸中毒症状如呼吸深快、意识模糊时须立即就医。定期筛查糖尿病肾病、周围血管病变等并发症,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