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什么副作用吗
拔牙可能出现短期副作用如局部疼痛、肿胀、出血,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感染或神经损伤。术后护理可降低风险。
拔牙后24小时内局部疼痛和肿胀属于正常生理反应,通常3天内逐渐缓解。轻微渗血可通过咬紧纱布止血,持续出血需就医处理。术后48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可减少血凝块脱落风险。干槽症表现为拔牙窝剧烈疼痛伴腐臭味,需由医生清创处理。下牙槽神经损伤可能导致同侧下唇麻木,多数在3-6个月自行好转。
糖尿病患者或免疫低下人群更易发生创口感染,表现为持续红肿热痛。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提前调整用药方案。上颌后牙拔除可能引发上颌窦穿孔,出现鼻腔漏液需手术修补。罕见情况下器械操作可能造成邻牙损伤或颞下颌关节脱位。全身麻醉拔牙可能引发恶心呕吐等麻醉反应。
拔牙后应保持口腔清洁,24小时后可用温盐水轻柔漱口,避免吸烟饮酒及辛辣食物。术后前3天进食温凉流质食物,用健侧咀嚼。按医嘱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出现发热、剧烈疼痛或异常出血应及时复诊,术后7-10天需拆线并评估愈合情况。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避免用吸管吮吸防止血凝块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