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进水中耳炎怎么办
游泳进水中耳炎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鼓膜穿刺引流、鼓室成形术等方式治疗。游泳进水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耳道皮肤破损、免疫力低下、耳垢堆积、水质不洁等原因引起。
1、保持耳道干燥
游泳后应及时用干净毛巾擦干外耳道,避免残留水分滋生细菌。可将头部偏向进水侧单脚跳跃,利用重力排出水分。禁止使用棉签深入耳道掏挖,以免损伤皮肤黏膜。日常可佩戴防水耳塞预防进水,洗澡时也需注意保护。
2、使用抗生素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等可局部杀菌消炎。使用前需清洁外耳道,将药液滴入后轻拉耳廓使药液流入。滴药后保持侧卧5分钟,每日2-3次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若出现耳部灼痛或瘙痒需立即停用。
3、口服抗生素
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分散片、罗红霉素片等适用于感染较重者。需完整服用疗程,不可自行增减药量。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需配合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青霉素过敏者需更换大环内酯类药物。
4、鼓膜穿刺引流
对于鼓室积液严重者,需在无菌操作下穿刺排出脓液。术后保持穿刺点干燥,避免用力擤鼻或潜水。该操作可迅速缓解耳闷胀感,但需配合抗生素治疗防止复发。穿刺后1周内禁止游泳。
5、鼓室成形术
慢性中耳炎导致鼓膜穿孔者,需手术修复鼓膜缺损。术前需控制急性感染,术后3个月避免耳道进水。该手术可改善听力并降低复发概率,但需严格遵循术后护理要求。
预防游泳进水中耳炎应选择水质达标的泳池,游泳后及时用吹风机低温档吹干耳道。日常避免过度掏耳,耳痒时可用酒精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反复发作需排查鼻窦炎等诱因,免疫力低下者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儿童游泳需佩戴专业防水耳塞,家长发现耳部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