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肠胃炎症状是什么
病毒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腹痛、脱水等症状。病毒性胃肠炎通常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等感染引起,可能通过粪口传播或接触传播。
1、腹泻
病毒性胃肠炎患者通常会出现水样便或稀便,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每日可达数次至十数次。腹泻可能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严重时可引发脱水。腹泻症状较轻时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缓解,症状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时需及时就医。
2、呕吐
病毒性胃肠炎常伴随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出现胆汁样呕吐。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患者呕吐时应暂时禁食,待症状缓解后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
3、发热
部分病毒性胃肠炎患者会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9℃之间。发热通常持续1-3天,可伴随畏寒、乏力等全身症状。体温超过38.5℃时可考虑物理降温,持续高热需就医检查。
4、腹痛
病毒性胃肠炎引起的腹痛多为阵发性脐周绞痛或全腹隐痛,排便或排气后可能暂时缓解。腹痛程度因人而异,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热敷腹部有助于缓解轻度腹痛,剧烈腹痛需排除其他急腹症。
5、脱水
频繁呕吐腹泻可导致脱水,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等。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纠正,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更易发生严重脱水,需密切观察。
病毒性胃肠炎患者应注意休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防止交叉感染。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严重脱水、血便、持续高热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婴幼儿、孕妇、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出现症状建议尽早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