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的症状和治疗
小儿疱疹主要表现为口腔或皮肤出现簇集性水疱、发热、疼痛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疱疹类型选择抗病毒药物或对症处理。常见类型有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感染引起。
1、口腔疱疹
多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引起,初期表现为牙龈红肿、口腔黏膜充血,随后出现米粒大小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患儿常因疼痛拒食,可能伴随发热。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颗粒、喷昔洛韦乳膏等抗病毒药物,配合生理盐水漱口缓解症状。
2、皮肤疱疹
好发于口周、手指等部位,水疱内容物清亮,周围有红晕,可能伴随瘙痒或灼热感。继发细菌感染时会出现脓疱。治疗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可外用阿昔洛韦软膏,继发感染时加用莫匹罗星软膏。
3、疱疹性龈口炎
多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突发高热达39-40摄氏度,口腔内出现数十个溃疡,牙龈出血明显。患儿流涎增多,可能因脱水需住院补液。治疗需静脉注射更昔洛韦注射液,配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
4、带状疱疹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沿神经分布区域出现成簇水疱,伴有剧烈神经痛。儿童症状较轻但可能遗留瘙痒。治疗早期使用伐昔洛韦片可缩短病程,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
5、新生儿疱疹
经产道感染单纯疱疹病毒2型所致,出生后1-3周出现皮肤水疱、结膜炎甚至脑炎。需立即住院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注射液,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死亡或严重后遗症。母亲孕期发现生殖器疱疹需提前告知医生。
患儿发病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酸性食物刺激溃疡。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减少摩擦,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疱疹。恢复期注意观察有无头痛、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托幼机构患儿需隔离至全部结痂脱落。家长接触患儿后需规范洗手,免疫缺陷儿童可考虑接种水痘疫苗预防相关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