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酸洗液为什么要勤换
硼酸洗液需要勤换主要是为了避免溶液污染和保证治疗效果。硼酸洗液常用于皮肤清洁或湿敷,其抑菌作用会随使用时间延长而减弱。
硼酸洗液开封后容易受到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尤其在接触患处后更易滋生细菌。反复使用同一份溶液可能导致交叉感染,反而加重皮肤问题。溶液中的有效成分硼酸会逐渐分解失效,久置后浓度下降会影响消炎止痒效果。湿敷用的硼酸洗液在接触创面后会混入组织渗出液,改变溶液渗透压和酸碱度。使用超过24小时的硼酸洗液可能出现沉淀或变色,提示已发生理化性质改变。
特殊情况下如大面积烧伤湿敷,可能需要每2-3小时更换一次溶液。对于浅表性皮肤感染,通常建议每日配制新鲜溶液。某些添加了辅助成分的复方硼酸洗液稳定性更差,需严格遵循说明书更换。免疫功能低下者使用时应缩短更换间隔。医院集中换药时使用的硼酸洗液须现配现用,不可留存次日使用。
使用硼酸洗液时应注意观察溶液性状,出现浑浊应立即更换。配制时使用灭菌蒸馏水,储存容器需定期消毒。湿敷纱布建议每次更换新灭菌品,接触患处后不可重复浸泡使用。皮肤有溃烂时应增加更换频率,同时配合医生进行抗感染治疗。日常保存未开封硼酸洗液需避光防潮,超过有效期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