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流鼻血需要做什么检查
经常流鼻血建议进行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鼻内镜检查、鼻窦CT检查以及血压检测。可能与鼻腔局部病变、血液系统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有关。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评估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帮助排查贫血、感染或血小板减少症等血液系统疾病。若血小板计数偏低,可能提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或再生障碍性贫血,需结合骨髓穿刺进一步确诊。检查前无须空腹,采血后按压穿刺点3-5分钟即可。
2、凝血功能检查
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用于判断凝血因子是否异常。先天性血友病或维生素K缺乏可能导致凝血时间延长,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也会影响结果。检查需空腹采血,避免剧烈运动后检测。
3、鼻内镜检查
鼻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鼻腔黏膜状况,识别鼻中隔偏曲、血管瘤或黎氏区糜烂等局部病变。检查前会使用表面麻醉剂减轻不适,过程中可能发现黏膜干燥、溃疡或新生物。儿童检查需家长配合固定体位,检查后30分钟内避免进食。
4、鼻窦CT检查
鼻窦CT能清晰显示鼻腔鼻窦解剖结构,诊断鼻息肉、真菌性鼻窦炎或肿瘤等占位性病变。辐射量约为常规X线的10倍,孕妇应避免。扫描时需去除金属饰品,对碘造影剂过敏者需提前告知医生。
5、血压检测
动态血压监测可排除高血压导致的鼻腔小动脉破裂,尤其适用于中老年患者。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时,血管脆性增加易引发反复出血。检测前需静坐5分钟,避免咖啡因摄入,袖带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指为宜。
日常应保持鼻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或凡士林涂抹鼻前庭,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避免用力擤鼻、挖鼻等机械刺激,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药控制血压。若出血量较大或持续15分钟未止,应立即就医处理,出血期间可坐位前倾,冷敷鼻梁及颈部协助止血。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K,适量食用猕猴桃、菠菜等食物有助于改善血管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