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腺肌症的区别是什么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腺肌症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变部位及组织学特征,前者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外,后者为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
1、病变部位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灶可出现在盆腔、卵巢、输卵管等子宫外区域,典型表现为巧克力囊肿。腺肌症病灶局限于子宫肌层,导致子宫均匀性增大或局部结节形成,影像学检查可见子宫肌层增厚伴腺体浸润。
2、病理机制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经血逆流、体腔上皮化生等因素相关,异位内膜仍保留周期性出血特性。腺肌症是基底层内膜向肌层侵袭性生长,伴随肌纤维增生,病灶与正常内膜同步增生脱落但无法排出,形成肌层内出血灶。
3、症状表现
两者均可引起痛经和月经异常,但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多始于经前1-2天,可能伴随性交痛、排便痛等定位明确的盆腔疼痛。腺肌症以进行性加重的经期下腹坠痛为主,子宫增大可导致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4、生育影响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因盆腔粘连、卵巢功能受损导致不孕,临床不孕率较高。腺肌症主要通过改变子宫收缩力和宫腔环境影响胚胎着床,早期妊娠流产风险增加,但部分患者仍可自然受孕。
5、治疗差异
子宫内膜异位症轻中度患者可采用孕三烯酮胶囊、地诺孕素片等药物抑制病灶,重度需腹腔镜手术切除。腺肌症药物治疗首选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保守手术易复发,子宫全切是根治方案。
建议患者定期妇科检查,经期避免剧烈运动。疼痛发作时可局部热敷,贫血者需补充铁剂。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术后患者应每年复查超声监测复发情况。备孕群体建议尽早就医评估生育力,必要时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