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贫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婴儿贫血可能由营养缺乏、先天性疾病、感染、溶血性疾病、失血等原因引起,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喂养困难、发育迟缓等症状。
1、营养缺乏
铁元素摄入不足是婴儿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母乳中铁含量较低,未及时添加含铁辅食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也可引发巨幼细胞性贫血。家长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如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并逐步引入强化铁米粉等辅食。
2、先天性疾病
地中海贫血、镰刀型贫血等遗传性血红蛋白病会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这类患儿多有家族史,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治疗包括定期输血、祛铁治疗,严重者需造血干细胞移植。
3、感染因素
EB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患儿常伴有发热、肝脾肿大,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更昔洛韦注射液,同时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贫血。
4、溶血性疾病
ABO血型不合溶血、G6PD缺乏症会引起红细胞破坏加速。表现为黄疸、血红蛋白尿,急性期需光疗,严重者输注洗涤红细胞,G6PD缺乏患儿须避免接触蚕豆等氧化性物质。
5、失血因素
分娩时胎盘早剥、脐带撕裂可能造成新生儿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常见于肠道畸形如梅克尔憩室,需手术修复。急性大量失血需立即输血补充血容量。
家长应定期监测婴儿生长发育曲线,按时进行血常规筛查。母乳喂养婴儿4个月后需添加富含铁元素的辅食,早产儿更需早期预防性补铁。避免给婴儿饮用未经煮沸的牛奶,减少肠道隐性失血风险。发现面色苍白、食欲下降等异常表现时,应及时就医完善铁代谢、溶血筛查等检测,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