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酸浓碱溅到皮肤上如何处理
浓酸或浓碱溅到皮肤上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20分钟,并尽快就医。皮肤接触强腐蚀性物质可能引起化学灼伤,处理不及时会导致组织深度损伤。
接触浓酸后,清水冲洗可稀释酸性物质并降低局部温度,减少热力对皮肤的二次伤害。冲洗时避免用力摩擦皮肤,防止灼伤面积扩大。若衣物被污染,应迅速剪开衣物移除,避免腐蚀物质持续接触。冲洗后可用干净纱布覆盖创面,避免使用中和剂以免产热加重损伤。就医后医生可能根据灼伤程度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湿润烧伤膏等药物预防感染,严重者需进行清创或植皮手术。
接触浓碱后,碱性物质会与皮肤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穿透力更强,需延长冲洗时间至20分钟以上。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强碱可能引发液化性坏死,即使疼痛感减轻仍需持续冲洗。眼部溅入时应翻开眼睑彻底冲洗结膜囊,就医后可能需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修复。若误服强酸强碱,禁止催吐,应立即饮用牛奶或蛋清保护黏膜并紧急送医。
日常操作腐蚀性化学品时应穿戴防化手套、护目镜及防护服,工作区域配备紧急冲淋装置。储存浓酸浓碱需使用耐腐蚀容器并标明警示标识,避免与还原性物质混放。企业需定期开展应急处置培训,确保人员掌握冲淋设备使用方法和急救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