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老人骨折的术后护理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高龄老人骨折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伤口管理、疼痛控制、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以促进愈合并预防并发症。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补充高蛋白高钙饮食、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以及定期复查。
术后需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或异常分泌物,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伤口并更换敷料。避免伤口接触水或受到压迫,若出现发热或持续疼痛需及时就医。高龄患者皮肤脆弱,翻身时应采用轴线翻身法防止摩擦。
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洛索洛芬钠片等镇痛药物,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可配合冷敷缓解肿胀,夜间用软枕垫高患肢改善血液循环。注意区分伤口疼痛与肌肉酸痛,后者可通过轻柔按摩缓解。
每日需摄入牛奶、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配合西蓝花、虾皮等富钙食物。吞咽困难者可选择蛋白粉或营养补充剂,同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少量多餐避免胃肠负担,限制高盐高糖饮食。
术后早期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2周后开始被动关节活动。使用助行器前需评估平衡能力,从床边坐立过渡到短距离行走。康复过程中出现眩晕或心悸应立即停止,并记录训练时长和身体反应。
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预防压疮,鼓励深呼吸练习减少肺部感染风险。监测排尿情况防范尿路感染,便秘时可食用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长期卧床者需穿戴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
术后1个月内每周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3个月后评估骨折愈合进度。日常保持居室地面干燥无障碍物,座椅高度需与膝关节平齐。建议配备床边护栏和防滑浴垫,夜间保留小夜灯防止跌倒。康复期间注意情绪疏导,可通过听音乐、亲友陪伴缓解焦虑,避免剧烈咳嗽或突然体位变化影响固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