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皮肤病变怎么治疗
糖尿病皮肤病变可通过控制血糖、局部用药、抗感染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糖尿病皮肤病变可能与长期高血糖、微循环障碍、神经损伤、免疫异常、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溃疡、色素沉着、反复感染等症状。
1、控制血糖
严格监测并维持血糖稳定是治疗基础。患者需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或盐酸二甲双胍片等降糖药物,配合低升糖指数饮食和规律运动。血糖控制达标可减少皮肤组织糖基化终产物沉积,延缓病变进展。
2、局部用药
针对干燥瘙痒可使用尿素软膏保湿修复;糜烂渗出期选用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湿敷;角化过度皮损外用水杨酸软膏。合并真菌感染时联用硝酸咪康唑乳膏,细菌感染选用莫匹罗星软膏。用药前需清洁患处,避免抓挠。
3、抗感染治疗
继发细菌感染需根据药敏结果口服头孢克洛胶囊或阿奇霉素分散片;真菌感染选用伊曲康唑胶囊。严重感染可能需静脉输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治疗期间监测肝肾功能,足疗程用药以防复发。
4、物理治疗
顽固性溃疡可采用红光照射促进创面愈合,每次照射15-20分钟;增生性皮损适用液氮冷冻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引发的疼痛可尝试经皮电神经刺激。治疗需在专业机构进行,每周2-3次,4-6周为周期。
5、手术治疗
对长期不愈的慢性溃疡需行清创植皮术,切除坏死组织后移植自体皮片。合并脓肿或坏疽时需急诊切开引流,必要时截肢。术后需加强血糖管理,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定期换药观察愈合情况。
糖尿病患者应每日检查足部及易摩擦部位皮肤,使用中性沐浴露清洁后及时涂抹保湿剂。选择全棉透气衣物,避免过热洗浴。出现新发皮损或原有皮损加重时须及时就医,禁止自行挑破水疱或修剪胼胝。均衡饮食中增加维生素A、锌等营养素摄入,戒烟限酒以改善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