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灰指甲通常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主要与真菌接触、足部潮湿、免疫力低下、外伤及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灰指甲医学上称为甲真菌病,表现为指甲增厚、变色或脱落。
1、真菌接触
直接接触皮肤癣菌是灰指甲的主要病因。共用拖鞋、指甲剪或赤足行走于公共浴室等场所可能增加感染风险。真菌侵入甲板后分泌角质蛋白酶破坏甲结构,需保持个人用品专人专用并避免潮湿环境。
2、足部潮湿
长期穿不透气鞋袜会导致足部闷热多汗,为真菌繁殖创造条件。建议选择吸湿排汗的棉质袜子,每日更换清洗,鞋具交替使用并定期晾晒消毒。
3、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HIV感染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更易发生甲真菌病。真菌可借机突破皮肤屏障,需控制基础疾病并监测指甲变化。
4、甲部外伤
指甲受挤压、碰撞后出现微小裂隙,真菌可通过破损处侵入。运动时需穿戴防护鞋具,修甲时避免过度修剪甲周皮肤。
5、慢性疾病
外周循环障碍如静脉曲张或银屑病等皮肤病可能继发甲真菌感染。伴随甲板凹凸不平或甲床分离时,需同步治疗原发病。
预防灰指甲需保持足部干燥清洁,避免与他人共用修甲工具,穿透气性好的鞋袜。若出现指甲浑浊、增厚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真菌镜检,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环吡酮胺乳膏等外用抗真菌药物,严重者可能需要口服特比萘芬片或伊曲康唑胶囊。治疗期间定期消毒鞋袜及浴室地面,家庭成员需同步排查感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