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摔倒发生桡骨骨折怎么办
老年人摔倒发生桡骨骨折可通过制动固定、药物治疗、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桡骨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外力撞击、跌倒姿势不当、骨代谢异常、肿瘤转移等因素引起。
1、制动固定
骨折后需立即停止患肢活动,用夹板或硬纸板临时固定腕关节,避免骨折端移位加重损伤。可配合冰敷减轻肿胀,冰袋外裹毛巾防止冻伤,每次敷15-20分钟。注意观察手指末梢血运,若出现青紫、麻木需及时就医。
2、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存在骨质疏松者需联合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质疏松药物。禁止自行调整剂量,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
3、手法复位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性骨折。医生通过牵引、反折等手法使骨折端复位,复位后需X线确认对位情况。操作前会局部注射利多卡因注射液麻醉,复位后可能需辅以外固定支具保护。
4、石膏固定
复位后采用前臂石膏托固定4-6周,保持腕关节功能位。固定期间需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每日活动手指关节预防僵硬。若石膏过紧出现压迫疼痛或过松失去固定作用,需及时返院调整。
5、手术治疗
严重粉碎性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时,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锁定钢板或克氏针固定,术后早期开始康复训练。高龄患者需评估心肺功能,术中可能联合椎管内麻醉减少风险。
恢复期需加强优质蛋白和钙质摄入,如牛奶、鱼肉、豆制品等,避免吸烟饮酒影响愈合。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拆除固定后循序渐进进行腕关节屈伸、旋转训练,配合热敷或超声波理疗改善关节活动度。长期卧床者需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家属应协助定期翻身并做下肢被动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