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痔疮每次大便都很痛是怎么回事
痔疮患者排便疼痛可能与肛周静脉曲张破裂、血栓性外痔、局部感染、粪便干硬刺激、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灼痛、撕裂痛、排便后持续隐痛等症状。可通过温水坐浴、药物外敷、调整饮食、规范用药、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肛周静脉曲张破裂
内痔黏膜下静脉丛扩张后,排便时受粪便摩擦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血液刺激肛管神经末梢引发尖锐刺痛。伴随肛门坠胀感和便后滴鲜血。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等保护黏膜,出血严重时需行硬化剂注射治疗。
2、血栓性外痔
肛缘皮下静脉丛急性血栓形成会导致突发性剧烈胀痛,尤其在排便时因肛门括约肌收缩而加重,可见紫黑色硬结。发病24小时内可用冰敷减轻水肿,48小时后改为高锰酸钾温水坐浴,若血栓较大需手术剥离。
3、局部感染
痔核表面糜烂或肛裂继发细菌感染时,排便刺激会引发烧灼样疼痛,伴有肛门潮湿瘙痒和脓性分泌物。需配合医生使用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药膏,同时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控制感染。
4、粪便干硬刺激
便秘时干燥粪块通过肛管会机械性损伤痔核表面,产生刀割样疼痛。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至每日25克,晨起饮用淡盐水刺激肠蠕动,必要时短期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粪便。
5、炎症反应
痔核脱出后未及时回纳可导致嵌顿水肿,炎性介质刺激神经产生持续性跳痛。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并抬高臀部,使用地奥司明片改善循环,配合普济痔疮栓纳肛减轻炎症。若发生坏死需急诊手术。
痔疮患者日常应保持每日1500毫升饮水,避免久坐久站,排便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建议选择全麦面包、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忌食辣椒、酒精等刺激性物质。便后使用智能马桶温水冲洗代替用力擦拭,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镇痛,但需警惕掩盖病情。若出现发热、肛门持续出血或肿块无法回纳等情况,应立即到肛肠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