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地榆的常见用法有哪些
白地榆的常见用法主要有内服煎汤、外用研末调敷、配伍其他中药使用、制成中成药、用于药膳调理等。
1、内服煎汤
白地榆干燥根茎可切片后加水煎煮,取药液口服。适用于胃肠出血、痢疾等症,常与仙鹤草、侧柏叶等配伍增强止血效果。煎煮时需先浸泡30分钟,武火煮沸后文火慢煎20分钟,每日1剂分2次温服。
2、外用研末调敷
将白地榆研成细粉后,可用芝麻油或鸡蛋清调成糊状外敷。对烧伤、湿疹、皮肤溃疡有收敛生肌作用,能减少创面渗出。需注意开放性伤口应消毒后再敷药,每日换药1次,过敏者禁用。
3、配伍其他中药
临床常与黄连、黄柏配伍治疗湿热痢疾,与槐花、地榆炭联用改善便血。配伍比例需根据证型调整,如血热妄行者白地榆用量可增至15克,虚寒出血者需配伍炮姜炭减量使用。
4、制成中成药
常见剂型包括地榆槐角丸、复方地榆止血胶囊等,用于痔疮出血、溃疡性结肠炎。地榆槐角丸含炒槐花、黄芩等成分,每次6克每日2次口服。使用中成药须辨证选药,便溏者慎用。
5、用于药膳调理
可取白地榆10克与猪大肠炖汤,辅助治疗肠风下血。或与粳米煮粥时加入5克研粉,适合慢性肠炎患者。药膳应间断食用,连续服用不超过7天,孕妇及脾胃虚寒者不宜。
使用白地榆需注意体质辨证,出血属虚寒者应配伍温阳药物。外用出现皮肤瘙痒需立即停用,内服过量可能引起恶心呕吐。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规律作息以促进疗效。新鲜创面外用前必须彻底清创,糖尿病患者外用需加强血糖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