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壁脱皮是怎么回事
口腔内壁脱皮可能由机械摩擦、维生素缺乏、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干燥综合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维生素、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机械摩擦
频繁咬合或硬物刮蹭可能导致口腔黏膜损伤脱皮。避免咀嚼硬物或使用软毛牙刷可减少摩擦。若伴随疼痛,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消炎,或局部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
2、维生素缺乏
长期缺乏维生素B2或维生素C会使黏膜修复能力下降。表现为对称性口角炎伴脱屑,可口服维生素B2片和维生素C片,同时增加深绿色蔬菜、动物肝脏等食物摄入。
3、口腔扁平苔藓
这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可能与免疫异常有关。特征为双颊黏膜白色网状条纹伴糜烂脱皮。需使用曲安奈德口腔软膏局部涂抹,严重时口服泼尼松片控制免疫反应。
4、口腔白斑
长期吸烟或念珠菌感染可能诱发黏膜过度角化。病变区呈白色斑块状脱屑,确诊需活检排除癌变。可应用制霉菌素片抗真菌,配合维A酸乳膏促进角质代谢。
5、干燥综合征
自身免疫疾病导致唾液分泌减少,黏膜干燥脱皮呈羊皮纸样。需长期使用毛果芸香碱片刺激唾液分泌,配合人工唾液喷雾保持口腔湿润。
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含氟牙膏早晚刷牙,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饮食避免过烫、辛辣刺激食物,多摄入猕猴桃、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蔬果。戒烟限酒,定期口腔检查,发现黏膜异常增厚或长期不愈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