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疱疹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汗疱疹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手掌、足底或指侧出现密集小水疱,可能伴随瘙痒或灼热感。治疗方法主要有保持皮肤干燥、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紫外线光疗、局部注射治疗等。
1、保持皮肤干燥
汗疱疹与局部多汗密切相关,日常需减少手足接触洗涤剂或刺激性物质。可选择纯棉手套防护,洗手后及时擦干水分。穿透气性好的鞋袜,避免长时间穿戴橡胶或塑料制品。夜间可使用含氧化锌的爽身粉帮助吸湿。
2、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中弱效激素可缓解急性期炎症。每日薄涂1-2次于患处,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合并感染时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皮肤皲裂时可改用尿素维E乳膏修复屏障。
3、口服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二代抗组胺药能减轻瘙痒症状。对夜间瘙痒明显者可睡前服用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合并焦虑情绪时,医生可能短期开具多塞平片改善症状。
4、紫外线光疗
窄谱UVB照射每周2-3次,通过调节局部免疫反应抑制水疱形成。治疗时需佩戴专用护目镜,照射后涂抹保湿霜。光敏体质或红斑狼疮患者禁用,夏季需注意防晒避免色素沉着。
5、局部注射治疗
顽固性病例可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行皮损内注射,每月1次控制炎症。注射后可能出现皮肤萎缩或毛细血管扩张,需避开肌腱部位。孕妇及儿童慎用,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变化。
汗疱疹患者应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发作期减少摄入辛辣刺激食物。选择无香料添加的温和洗护产品,洗衣时可使用二次漂洗程序减少洗涤剂残留。长期反复发作或伴随甲改变者,需排查是否合并接触性皮炎或真菌感染。日常可进行20-30℃温水浸泡帮助止痒,水温过高可能加重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