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怎么形成的
尿毒症通常由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引起,主要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肾小球肾炎、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因素有关。尿毒症是肾功能严重丧失后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排出导致的临床综合征。
1、糖尿病肾病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导致蛋白尿和肾小球硬化。患者可能出现水肿、血压升高,后期肌酐持续上升。需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配合黄葵胶囊、尿毒清颗粒等药物延缓肾功能恶化,严重时需血液透析。
2、高血压肾病
持续高血压使肾小球内压力增高,造成肾小动脉玻璃样变。常见症状包括夜尿增多、微量白蛋白尿。需服用缬沙坦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压,限制钠盐摄入,定期监测肾功能。
3、肾小球肾炎
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肾小球炎症,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急性期可用甲泼尼龙片、环磷酰胺片抑制免疫反应,慢性期需服用百令胶囊保护残余肾功能,避免感染加重病情。
4、多囊肾
遗传性肾脏囊肿逐渐压迫正常肾组织,可能出现腰痛、血尿。目前无特效药物,托伐普坦片可减缓囊肿增长,疼痛时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终末期需肾脏替代治疗。
5、梗阻性肾病
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导致尿液引流受阻,引发肾积水。早期解除梗阻后肾功能可能恢复,晚期则不可逆。需手术取出结石或置入输尿管支架,配合肾衰宁片改善症状。
预防尿毒症需控制基础疾病,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以下,高血压患者血压需低于130/80mmHg。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异常及时就医。限制高磷高钾饮食,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000-15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已确诊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进行透析或肾移植评估。
相关推荐
02:06
01:51
01:42
0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