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后有肿块怎么办
耳后有肿块可通过观察肿块变化、热敷消肿、使用抗生素软膏、穿刺引流、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耳后肿块可能由淋巴结肿大、皮脂腺囊肿、脂肪瘤、腮腺炎、恶性肿瘤转移等原因引起。
1、观察肿块变化
新出现的耳后肿块若无红肿热痛,可先观察1-2周。期间避免按压刺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多数反应性淋巴结肿大会在感染控制后自行消退。
2、热敷消肿
对伴有轻微疼痛的炎性肿块,可用40℃左右温热毛巾每日敷3次,每次10分钟。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炎症消退。注意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
3、使用抗生素软膏
对于表皮发红的毛囊炎或皮脂腺囊肿感染,可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涂抹前需清洁患处,用药期间避免沾水。
4、穿刺引流
形成脓肿的皮脂腺囊肿或淋巴结炎,需由医生在无菌操作下穿刺排脓。术后需定期换药,配合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5、手术切除
持续增大超过2厘米的脂肪瘤、反复感染的囊肿或可疑恶性肿块,需行肿块切除术。术后标本需送病理检查,根据结果决定后续治疗方案。
日常应注意保持耳后皮肤清洁,避免抓挠或挤压肿块。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出现肿块迅速增大、破溃渗液、伴随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至普外科或耳鼻喉科就诊。夜间睡眠时可调整枕头高度减少局部压迫,洗澡时避免用力揉搓患处。若为恶性肿瘤转移灶,需配合肿瘤科进行系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