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现场如何急救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需遵循固定、制动、保护伤处原则,避免二次损伤。主要步骤包括评估环境安全、临时固定患肢、冰敷消肿及及时送医。
发现疑似骨折患者时,首先确保现场环境安全,避免施救过程中发生坠落物砸伤或交通事故等附加伤害。用硬质材料如木板、杂志卷或专用夹板固定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固定物与肢体间垫软布缓冲压力。开放性骨折需用清洁敷料覆盖伤口,禁止冲洗或塞回外露骨端。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患处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可减轻肿胀和疼痛。搬运时保持患肢稳定,脊柱骨折者须采用整体平移法。所有骨折患者均需避免患肢负重,上肢骨折可用三角巾悬吊,下肢骨折建议完全制动。
急救过程中禁止强行复位畸形肢体,不可涂抹药膏或热敷。儿童骨折因骨膜较厚可能出现青枝骨折,表现为肢体弯曲但皮肤完整,仍需按完全骨折处理。老年人骨质疏松者轻微外力即可导致粉碎性骨折,搬运时需格外谨慎。糖尿病患者合并骨折时需检查肢体远端血运,避免压迫导致缺血坏死。癫痫发作或意识障碍患者可能因抽搐加重骨折移位,需专人固定保护患肢。
送医途中持续观察患肢末梢颜色、温度和感觉,如出现苍白、麻木提示固定过紧。记录受伤时间、机制和现场处理措施供医生参考。后续治疗需根据X线检查结果选择石膏固定、手术复位或牵引治疗。康复期应遵医嘱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补充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深海鱼,促进骨痂形成。定期复查确保骨折对位良好,避免过早负重导致畸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