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窦糜烂是什么症状
胃窦糜烂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及黑便等症状。胃窦糜烂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胆汁反流、应激因素或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
1、上腹部疼痛
胃窦糜烂患者常出现上腹部隐痛或灼痛,疼痛多与进食相关,空腹时加重,进食后可暂时缓解。疼痛可能放射至背部,持续时间从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胃镜检查可见胃窦黏膜充血、水肿或浅表糜烂。
2、反酸
由于胃酸分泌异常或胃食管反流,患者会感到胸骨后烧灼感,口腔出现酸苦味,平卧时症状加重。反酸可能伴随食管黏膜损伤,长期反复发作需警惕反流性食管炎。
3、嗳气
胃内气体增多导致频繁嗳气,气体通过食管排出时可能带有酸腐味。嗳气与胃动力障碍、食物发酵产气有关,进食过快或摄入产气食物会加重症状。
4、恶心呕吐
胃黏膜受刺激时可引发恶心,严重时出现呕吐,呕吐物可能含有胃内容物或咖啡样物质。反复呕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需及时补液纠正。
5、黑便
糜烂灶出血时,血液在消化道内氧化形成黑色柏油样便。少量出血表现为粪便隐血阳性,大量出血可能出现呕血或休克,需紧急内镜下止血。
胃窦糜烂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过冷过热及油腻食物,戒烟限酒,规律进食。可适量食用小米粥、山药、南瓜等易消化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瑞巴派特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胃黏膜保护剂。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呕血、消瘦等表现,需立即就医进行胃镜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