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都有什么症状
胃脘痛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能伴随反酸、嗳气、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胃脘痛通常由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胃癌等疾病引起。
1、上腹部疼痛
胃脘痛的核心症状是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可能为隐痛、钝痛、灼痛或绞痛。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或中上腹区域,进食后可能加重或缓解,与胃酸分泌、胃黏膜损伤程度相关。胃炎或胃溃疡引起的疼痛常具有规律性,如空腹痛或餐后痛。
2、反酸
胃酸反流至食管或口腔是胃脘痛的常见伴随症状,患者可能感觉胸骨后灼热或口中有酸苦味。胃食管反流病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更易出现该症状,平卧或弯腰时可能加重。
3、嗳气
胃内气体通过口腔排出称为嗳气,多因胃动力障碍或食物发酵产气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嗳气频率较高,可能伴随腹胀感,嗳气后症状短暂缓解。
4、恶心呕吐
胃黏膜受刺激或胃排空延迟时可引发恶心呕吐。急性胃炎或胃出口梗阻患者呕吐较剧烈,呕吐物可能含未消化食物或胆汁;慢性胃病患者多为干呕或少量呕吐。
5、食欲减退
长期胃脘痛可能导致食欲下降、早饱感,与胃黏膜炎症、胃蠕动功能减弱有关。胃癌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食欲减退伴体重下降,需高度警惕。
胃脘痛患者应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辛辣刺激、油腻及过冷过热食物,戒烟限酒。可少量多餐,餐后适度活动促进胃肠蠕动。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呕血、黑便、体重骤降等警示症状,须及时就医进行胃镜等检查。日常可记录疼痛发作时间、诱因及缓解方式,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