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梗阻性黄疸可以治吗
婴儿梗阻性黄疸通常可以治疗,具体方案需根据病因决定。梗阻性黄疸主要由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胆汁淤积综合征等疾病引起,可通过药物干预、内镜治疗或手术解除梗阻。
胆道闭锁是婴儿梗阻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需在出生后60天内进行葛西手术重建胆道。若手术时机延误或效果不佳,可能需肝移植。胆总管囊肿可通过囊肿切除加胆肠吻合术根治,术后黄疸多能消退。胆汁淤积综合征需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利胆药物,配合脂溶性维生素补充。对于先天性胆管发育不良,部分病例可通过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缓解症状。
极少数遗传代谢性疾病如阿拉杰综合征导致的梗阻性黄疸,治疗难度较大,需多学科协作管理。肿瘤压迫引起的梗阻需明确病理性质后制定个体化方案。早产儿因胆红素代谢不成熟出现的暂时性梗阻,通常光疗配合营养支持即可改善。
家长发现婴儿皮肤巩膜黄染、大便陶土色、尿液深黄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凝血功能及生长发育指标。母乳喂养者母亲应避免高脂饮食,人工喂养可选择含中链甘油三酯的配方奶粉。术后患儿需预防胆管炎,注意切口护理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多数患儿经规范治疗后预后良好,但需长期随访评估胆汁排泄和肝脏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