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是什么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是指皮肤接触化妆品后发生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红斑、瘙痒、灼热感等症状,可分为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两类。
1、发病机制
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可能直接刺激皮肤或引发过敏反应。刺激性接触性皮炎通常由化妆品中的酸类、碱类或表面活性剂等成分直接损伤皮肤屏障引起。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则属于IV型超敏反应,常见致敏成分包括香料、防腐剂、染发剂等。
2、临床表现
皮损多局限于接触部位,轻者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轻度肿胀,伴有瘙痒或灼热感。重者可出现丘疹、水疱甚至糜烂渗出。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可能在接触后24-48小时才出现症状,且可能扩散至非接触区域。
3、常见致敏原
对苯二胺常见于染发剂,甲醛释放类防腐剂多存在于洗发产品,香料混合物广泛添加于各类化妆品,镍等金属成分可能来自化妆品容器,防晒剂如二苯甲酮也可能引发过敏。
4、诊断方法
斑贴试验是确诊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金标准,需在皮损消退后进行。刺激性接触性皮炎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诊断。皮肤镜检查和皮肤活检在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5、治疗措施
立即停用可疑化妆品,避免搔抓。轻度症状可外用糖皮质激素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渗出明显时可用硼酸溶液湿敷。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可缓解瘙痒。严重病例需短期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
预防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应注意选择无香料、无酒精的温和产品,使用新产品前先在耳后或前臂内侧进行小面积测试。日常护肤应注重皮肤屏障修复,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停用相关产品并就诊,避免长期反复接触导致慢性皮炎。化妆品使用后出现不适应立即用清水冲洗,不要自行使用强效药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