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卧床长时间无尿是怎么回事
老人卧床长时间无尿可能与水分摄入不足、泌尿系统梗阻、肾功能衰竭、药物副作用、神经源性膀胱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水分摄入不足是卧床老人无尿的常见原因,长期卧床可能导致口渴感减退或饮水困难,每日尿量少于400毫升时称为少尿。泌尿系统梗阻多见于前列腺增生或膀胱结石,尿液无法正常排出可能伴随下腹胀痛。肾功能衰竭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可能由高血压或糖尿病肾病引起。部分降压药和利尿剂可能抑制排尿反射,需核对近期用药清单。神经源性膀胱常见于脊髓损伤或脑血管意外患者,膀胱逼尿肌与括约肌协调障碍导致尿潴留。
急性尿潴留需立即导尿处理,慢性病例建议进行泌尿系超声和尿动力学检查。肾功能异常者需检测血肌酐清除率,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药物因素需调整用药方案,神经损伤患者可间歇导尿配合胆碱能药物。所有病例均应记录24小时出入量,监测电解质平衡。
护理卧床老人时应定时协助翻身,每日保证1500-2000毫升水分摄入,优先选择温开水或淡茶。饮食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限制钾磷摄入,定期检查会阴部皮肤状况。建议使用尿量记录本,发现12小时无尿或尿量骤减时需紧急就医。家属需学习扣击膀胱区手法促进排尿,避免长期留置导尿管引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