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大腿根部骨折怎么办
老年人大腿根部骨折通常指股骨颈或股骨转子间骨折,可通过保守治疗、内固定手术、人工关节置换等方式干预。该损伤多由骨质疏松、跌倒外伤等因素引起,需根据骨折类型及患者健康状况选择治疗方案。
1、保守治疗
适用于稳定性骨折或手术耐受性差的患者。需绝对卧床6-8周,配合下肢牵引固定,使用骨肽注射液促进骨愈合,同时口服碳酸钙D3片补充钙质。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复位情况,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
2、内固定手术
对移位性股骨颈骨折常用空心螺钉内固定,转子间骨折多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术后3天可开始被动关节活动,6周后逐步负重。需警惕内固定失效、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术后需持续服用阿仑膦酸钠片抗骨质疏松。
3、人工关节置换
针对高龄粉碎性骨折或既往存在髋关节病变者,可选择半髋或全髋置换术。术后24小时即可在助行器辅助下站立,2周后恢复基本活动能力。需预防假体脱位和感染,必要时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预防性抗感染。
4、疼痛管理
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钠贴剂局部镇痛,严重疼痛可口服塞来昔布胶囊。避免长期应用阿片类药物,需配合物理治疗如冷敷缓解肿胀,疼痛缓解后及时进行康复训练。
5、康复训练
术后第2天开始踝泵运动预防血栓,2周后增加直腿抬高训练。6周后逐步进行髋关节屈伸及肌力练习,使用平行杠辅助步态训练。全程需康复医师指导,避免过早负重导致二次损伤。
日常需加强防跌倒措施,居家安装扶手和防滑垫,每日补充800IU维生素D滴剂。饮食增加牛奶、豆腐等高钙食物,戒烟限酒避免影响骨愈合。建议每半年进行骨密度检测,持续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抗骨质疏松药物。出现患肢肿胀加剧或发热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