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自己可以检查输卵管是否堵塞吗

发布时间:2020-10-1555633次浏览

自己不可以检查输卵管是否堵塞。输卵管堵塞可能是因为输卵管炎症所引发,长时间不怀孕就有可能是这个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不要自行去判断,单凭感觉判断是很不准确的。

有些女性结婚已经好几年了,一直都在积极的备孕,但始终都没有怀孕,这很有可能是发生了输卵管堵塞。输卵管堵塞会影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从而导致不孕。那么自己可以检查输卵管是否堵塞吗?
  一、自己可以检查输卵管是否堵塞吗
  自己是无法检查输卵管是否堵塞的,单凭感觉来判断并不准确。输卵管堵塞通常都是因为输卵管炎症所致,这些炎症会导致输卵管出现充血水肿的现象,严重了便会发生阻塞。如果说长时间备孕都未能怀孕,很有可能是这个问题导致的,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不要自行判断。
  二、输卵管堵塞怎么检查可确诊
  1.输卵管通液检查
  想要知道是否为输卵管堵塞,可以做输卵管通液检查。将药水通过宫颈注入到输卵管当中,然后根据注入的剂量以及压力来判断输卵管是否畅通,同时也能够判断出输卵管的畅通程度,这是一种经验性的检查方法。
  2.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
  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也能够查出是否为输卵管堵塞。将普通的液体换成碘油,经过宫颈注入到输卵管当中,接下来拍摄X光片,看看造影剂是否在盆腔当中弥散。同时也可以观察到宫腔的形态和输卵管的形态,从而对病情进行有效的诊断。

相关推荐

输卵堵塞怎么办
目前在临床上,如果女性出现输卵管堵塞,可以导致女性不孕症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子宫输卵管的碘油造影,查看一下输卵管到底是哪个部位发生了堵塞,以及输卵管堵塞的程度是完全堵塞还是通而不畅,可以了解输卵管的形态是否正常,与周围组织有没有粘连。如果输卵管近端发生了堵塞,可以在宫腔镜下进行输卵管的导丝疏通术。如果是输卵管的远端发生了堵塞,可以在腹腔镜下进行输卵管伞端成形造口术,有时可以进行宫腹腔镜的联合手术治疗。如果输卵管儿仅仅是通而不畅,轻度的粘连,可以进行子宫输卵管通液术使输卵管疏通。那么女性在进行输卵管儿堵塞检查前,需要禁止性生活三天以上,同时最好在月经干净三到七天进行输卵管的检查。
语音时长 01:14

2021-03-05

69590次收听

怎么知道输卵管堵了
目前临床上对于输卵管堵塞的主要检查手段是子宫、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以及超声下的子宫输卵管造影,和宫腔镜下的子宫输卵管通液检查,最后是腹腔镜下的子宫输卵管的通液术。那么在临床上对于轻度的输卵管的堵塞可以用子宫输卵管通液术,这种情况下还有治疗的作用,经过输卵管通液可以把阻塞的部位通开,而X线下的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是最为常用的,而且比较经济简单好操作,那么这项检查不仅可以明确输卵管堵塞的部位,而且还能非常直观的显示病变的部位包括输卵管的蠕动情况。
语音时长 01:02

2021-03-05

84779次收听

堕胎会影响输卵管堵塞吗
堕胎是有可能会导致女性出现输卵管堵塞的,堕胎属于人工流产的这是一种手术。在手术过程当中如果操作不当,手术后引起宫腔内感染会引起双侧输卵管的炎症,如果输卵管发炎会引起输卵管的堵塞,所以堕胎是会引起双侧输卵管堵塞,双侧输卵管不通从而影响精子和卵子相遇没办法受精,引起不孕症的发生。那么人工流产是终止妊娠的一种手术,它的并发症是比较多的,有的时候在流产的时候会出现大出血,而流产以后如果没有好好的修养,以及及时的抗炎治疗会容易引起宫颈粘连,宫腔粘连甚至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等等。如果没有生育要求建议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避免意外怀孕。
语音时长 01:09

2021-03-05

104098次收听

白带多发黄会堵塞输卵管吗
女性白带多发黄不用担心会堵塞输卵管,但要注意的是,输卵管堵塞是会引起白带异常的。因此,出现白带多、发黄的现象,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如果明确有输卵管堵塞的现象,可以通过输卵管造口术、输卵管部分切除吻合术、宫腔镜下导丝复通术等方式治疗。
左输卵管堵塞怎样治疗
左输卵管堵塞病情较轻时可以应用药物来治疗,一般都是使用广谱抗生素联合抗厌氧菌的药物。输卵管炎症所引发的输卵管堵塞可以通过经宫腔通液手术来进行治疗,还可以做输卵管复通术。
子宫糜烂会引起输卵管堵塞吗
如果是轻度的子宫颈糜烂一般是生理性的,不会伴随炎性感染,很少会引起输卵管堵塞;如果是中重度的子宫颈糜烂,会伴随着炎性感染,分泌物也会增多,这时有可能会导致输卵管堵塞,需要及时治疗。
输卵管堵塞为什么会出现积水
输卵管伞端的堵塞之后,由于细菌的感染,白细胞的浸润,形成内膜肿胀、间质水肿、渗出,输卵管的粘膜上皮脱落,如未及时治疗可形成输卵管积脓。积脓被逐渐吸收后,脓腔积液变为浆液性,则成为输卵管积水。
输卵管阻塞的危害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输卵管阻塞的危害会导致痛经、宫外孕、不孕等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检查输卵管堵塞方法有哪些
检查输卵管是否有堵塞,主要针对不孕患者进行,目前最常用办法主要有三种,如输卵管碘油造影、超声引导通液检查以及腹腔镜检查。进行输卵管检查前,通常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证实没有其他异常,也有正常排卵的情况下看输卵管是否有堵塞。输卵管的碘油造影检测方法:主要通过往宫腔放根管子,然后从管子里往宫腔注射碘油造影剂。在推碘油造影剂过程中,如果输卵管通畅,碘油会从宫腔顺着输卵管流向腹腔,在这期间需拍X光片,然后看宫腔形态、输卵管形态以及造影剂在腹腔扩散情况评估输卵管。超声引导下通液检查:直接往宫腔里注水,然后通过B超监测看输卵管通畅情况。腹腔镜检查:一个是看输卵管形态。一个是通过从宫腔注射美兰液。然后看有没有美兰液顺利的从输卵管伞端流出。
语音时长 01:44

2020-03-11

53475次收听

输卵管堵塞的症状
输卵管堵塞,或者输卵管不通,是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这样的女性多有慢性盆腔炎,多有慢性盆腔痛的表现。查体常常有附件区的增厚、压痛,B超一般没有特殊表现。有时会有输卵管积液,甚至输卵管呈腊肠样表现,这是输卵管不通的临床表现。输卵管不通,医生要做输卵管造影来做确诊。输卵管造影是在X射线下,将造影剂通过特殊的设备注入宫腔,通过宫腔进入输卵管,从而显现输卵管是否通畅。如果输卵管通畅,造影剂会通过输卵管进入腹腔,弥散在腹腔内。如果输卵管不通,造影剂就会堵塞在不同的部位,局部形成囊样膨大,这是确诊输卵管不通的手段。
语音时长 01:13

2020-02-26

56785次收听

01:58
输卵管堵塞会排卵吗
输卵管堵塞不会对排卵造成影响。卵巢是女性排出卵子的器官,每个月排出的一个卵子是从卵巢排出的。输卵管的作用是负责拾卵,把卵巢排出的这颗卵子捡到输卵管内,通过输卵管的蠕动作用,将它向输卵管的近端进行运送。男性的精子进入到输卵管里,与进到输卵管的子进行结合之后完成受精。在完成胚胎的发育之后,进入到宫腔内种植,从而完成自然受孕的过程。因此输卵管堵塞不会影响排卵,但是输卵管阻塞,尤其是双侧的输卵管阻塞,一定会影响正常的怀孕。
02:29
什么情况容易造成输卵管堵塞
输卵管事实上是一个细长的通道,有拾卵的功能,而且是精子和卵子会合的场所,所以输卵管的通畅对于正常的受精是很重要的。导致输卵管堵塞最常见的原因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点是多发和复发,而且它会导致出现盆腔严重的粘连,包括输卵管的粘连以及输卵管内膜的粘连,从而导致输卵管的阻塞。其次,盆腔炎也容易造成输卵管的堵塞。在炎症状态下,输卵管的内膜受到破坏从而堵塞。此外,输卵管的外部也容易形成粘连,从而改变输卵管正常的走形,导致输卵管不通的情况。还有一些特殊的医疗性的原因,比如一些盆腔手术导致的输卵管受伤,从而导致输卵管的堵塞。
02:03
输卵管堵塞症状
输卵管堵塞,也称输卵管不通,是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一般多有慢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痛的表现。输卵管不通的临床表现为:检查时发现常常有附件区的增厚、压痛;有时会有输卵管积液,甚至输卵管呈腊肠样表现。输卵管不通的确诊手段是输卵管造影。输卵管造影在X射线下,将造影剂通过特殊的设备注入宫腔,通过宫腔进入输卵管,从而显现输卵管是否通畅。如果输卵管通畅,造影剂会通过输卵管进入并弥散在腹腔内。反之,造影剂会堵塞在不同的部位,局部形成囊样膨大。
02:34
输卵管堵塞吃什么药最好
输卵管堵塞的病人大多没有临床症状,由于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所造成的输卵管堵塞。急性发作期会出现下腹部的疼痛、发热等等急性炎症的临床表现。在急性期的病人要进行规范的抗炎治疗,广谱抗生素治疗两周,避免发展为慢性盆腔炎。慢性输卵管炎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下腹部的隐痛,附件区的增厚、压痛、子宫附件的活动欠佳,可以给予中医和中药的治疗,在备孕之前进行相关的检查,检查输卵管堵塞的方法有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以及腹腔镜、输卵管通畅检查。随着内镜技术的临床应用,输卵管阻塞的诊断和治疗也常常应用腹腔镜。
02:33
输卵管堵塞的原因是什么
子宫的两边各有一个输卵管,在输卵管的下方是卵巢,每个月卵巢里面排出一个卵泡,输卵管要拿伞端去把卵泡拾到输卵管里边。如果这时候有精子过来,它会和精子变成一个胚胎,然后再送到子宫里面种上。如果输卵管阻塞,任何一个地方阻断都有可能造成妊娠失败。输卵管阻塞的原因:一,常见于急慢性感染,尤其是盆腔炎症性疾病。比如不良的生活,做过药流、人流手术等。二,血管性因素。比如肺结核后,结核菌顺血液进入盆腔,引起输卵管管腔堵塞。三,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造成一些粘连,严重时也可造成输卵管阻塞;也可引起盆腔充血,输卵管粘连等。同时,外科手术引起的组织创伤也能导致炎症前状态甚至组织粘连,导致输卵管堵塞。总之,造成输卵管阻塞的原因,大部分是血行因素、细菌因素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